谈谈花炮文化
中国花炮文化研究会会长 宋燧文
现在,许多东西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饮食有饮食文化,服装有服装文化,旅游有旅游文化,建筑有建筑文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节日、民俗和庆典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烟花鞭炮﹙合称花炮﹚,流传了一千多年,为世世代代的人民所喜爱,积淀为一种强烈的文化情结。因此,花炮被冠以“文化”二字更是当之无愧。概言之,花炮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出现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或精神需要且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次性瞬间消费的文化产品。
一、花炮文化的丰富内涵
1、花炮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着悠久历史的烟花鞭炮,既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具有物质性;同时它又是一种传统的娱乐品,其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明显的精神性。它的独特性在于:以其稍纵即逝、不能复制、不能留存、仅以瞬间绽放所产生的声响、色彩、图形等给人们以欢欣和愉悦,去满足人们的特殊的精神生活需要。
2、花炮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花炮诞生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产儿,是奇妙艺术的结晶。古老,是指它历史悠久,从它问世时起就扮演着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的重要角色,散发出古朴淳厚的民族气息;奇妙,是指它不择时令、地域,绽放出变幻无穷的美丽。虽然沧海桑田,时岁更替,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但是它如同一个百折不挠的和平使者,又像一位行善四海的圣诞老人,手牵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花炮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性,历史上的任何花炮都不可能再以物质形态的东西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而仅仅留下非物质性的东西(如制作技艺、药物配方、文字美术等),以湖南浏阳为代表的花炮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花炮是一种民族艺术的结晶。花炮最初是以宗教迷信的面目出现的,用于民间的驱祟、祭祀、祈福等活动,后来逐渐演化为娱乐、喜庆用品,构成了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俗景观。然而花炮本身又是火药制品,谈起火药人们便会想到武器弹药,想到战火纷飞,不免有些令人生畏。但是,我们的祖先却将火药妙巧地做成了可供玩赏的艺术品,而且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被誉之为喜悦的音符、吉祥的象征、美丽的图画、动人的诗篇。而且,尽管花炮的外观漂亮悦目,而纸筒里面却是火药团粒和泥土。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东西,因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组合,能产生出数千个不同的品种,绽放时万紫千红。从花色品种到包装装潢乃至产品命名,无不与民族艺术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了民族艺术的沃土,才培育了烟花鞭炮的奇葩。
二、人们对于花炮的文化心理
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都有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可是,在世界数千年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老的文化已经灰飞烟灭、不复存在,要认识这些文化现象只能从考古中去探索或从故纸堆中去寻找。但是,花炮文化却久经沧桑而不衰,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但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早已植根在华夏各民族的心里,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无论时空如何变迁,也无论承受多大的风雨,它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钟爱花炮,为什么花炮文化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大家对花炮的文化心理有关。
其一,燃放花炮是悠久的民俗。鞭炮和烟花都起源于爆竹,而爆竹是远古时代先民们在田野烧裂竹筒发出巨响用以驱赶糟踏庄稼的野兽,其初衷是为生产服务的。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逐渐演变为惊吓“妖魔鬼怪”,以祈福求祥,过上平安康宁的生活,便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宗教活动中。再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又演变为在节日里的喜庆活动。从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描写的除旧迎新,到柳亚子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所描写的喜庆欢乐,就是明证。千百年来,在各种节庆中燃放烟花鞭炮,相衍成习并流传至今,范围极其广泛,积淀为各民族一种深厚的情结。这决非迷信、愚昧、落后的产物,而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p#分页标题#e#
其二、燃放花炮是情感的渲泄。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而农业生产的环境(如村庄、田野)和生产对象(如庄稼、牲口)是寂静的、静止的、封闭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自给自足、解决温饱为生活目标,加之过去交通闭塞,很少与外界交往,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人们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虽然能够知足常乐,但久而久之也会就一种压抑感,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就得渲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中国人就靠一些节日来热闹一番,平时有喜庆之事也要热闹一番,放烟花鞭炮便是热闹的手段之一,既是自己喜悦心情的渲泄,又是向左邻右舍传达信息,让他人来共享欢乐。如果广大城乡连过春节都不放些烟花鞭炮,冷冷清清,那就没有一丝节日的气氛。尤其是住在穷乡僻壤的农户和孤寡老人,更需要点几挂鞭子助助兴。唐代高僧释普济在《偈颂》一诗中就表达了这种意思:“鸣爆竹,送残年,东村王老夜烧钱。南山短拙无施设,借婆裙子拜婆年。”
其三、燃放花炮是友谊的纽带。现代城市虽然繁华热闹,但是人们下班后回到家里仍然过着封闭的生活,躲在防盗门后面看电视、打麻将,干自家的事。虽然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同住一栋大楼或一个院落,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有人喊抓小偷,也没有几个人肯出来帮忙,谁家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人关心。这时,只有听到鞭炮声,才知道有人办喜事。在逢年过节大家出来一齐放烟花鞭炮时,人们才有共同的心情、共同的喜悦,互相恭贺,表达美好的祝愿。城里人对烟花鞭炮的喜爱,并不亚于乡下人,有时还更加强烈。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展示了当时城里人过春节时大放烟花鞭炮的盛况。现在的城里人,生活节奏更加紧张,在一年到头的辛苦劳碌之后,每每要热闹一番、渲泄一番、放松一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正常的。从心理学的而言,这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为经过此番热闹之后,人们心中的寂寞、惆怅被冲淡,而邻里之间的友谊被加深。
为什么有人冲破“禁放”的规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也要放一通鞭炮,其原因就在这里。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这种要求,现在绝大多数城市改“禁放”为“限放”,让市民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燃放烟花鞭炮,或者干脆由政府出面,组成一场焰火晚会,让市民们一饱眼福、尽兴欢乐。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理解老百姓这种平凡的快乐,是对民众的一种体贴和关心,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和理解。
其四、燃放花炮是思亲的表达。随着华人走遍世界,烟花鞭炮也传遍世界各国。在海内赤子的心目中,烟花鞭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象征之一。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串鞭炮声会引起海外华人浓浓的故乡情。回到故里,亲人们放一挂鞭炮迎接,他们会激动得热泪盈眶。海外华人是不赞成禁放烟花鞭炮的。至今在欧洲(如德国、英国、荷兰等)、在美洲(如美国等)、在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允许放烟花鞭炮。特别是狂欢节、圣诞节、各国国庆放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华人在海外过春节,其习俗与祖国相同,旅居美国的华人就要在唐人街大放一场。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是贫是富,一旦离开家乡,日子一久,就总是想着归来。鞭炮的炸响,烟花的盛开,更勾起他们的思乡之心、恋土之情。
总之,花炮文化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认同。任何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每当迎春祈福之时,点上一挂长长的红鞭炮或放几个喜庆烟花,噼呖啪啦的轰鸣和喷发而出的奇葩交相辉映,心情是多么的欢欣和愉悦!每当领着孩子,在夜色中看那一朵朵瑰丽的花朵凌空开放,身旁那双稚嫩的小手拍红了时,自已又仿佛回到了天真的童年;每当陪伴情侣漫步于河滨的碎石小路,或倚偎于绿荫丛中的光滑石凳,眺望着空中那黄得耀目、红得烂漫、紫得灿然的空中之花时,又是何等的惬意与开心!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国家,也无论哪一个民族,人们对花炮及其文化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三、花炮文化的表达形式
1、创新求变——民族文化的传承
由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文明升华而成的花炮文化,是中华文化宝藏中一块赏心悦目的瑰宝。同时,花炮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民族文化赋予花炮文化以丰富的内涵。#p#分页标题#e#
民族文化中体现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求变”,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而且体现于勇于征服洪荒、勤于发明创造、乐于为民造福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惯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和精神,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即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花炮本身的象征意义是无私奉献。“未上云霄身先裂,化作长空满天花”便是这种奉献精神的写照。从古至今,在花炮的发明、发展、创新过程中充满了艰险,甚至付出了生命和财产的代价。但是,为了给人类送去欢乐和吉祥,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发展,花炮企业和花炮工人并没有望难却步,而是百折不挠、始终如一地拼搏着。花炮本身象征意义还有“刚健中正”,烟花向上喷发、搏击长空、一往无前,这种化黑暗为光明、化平淡为绚丽、化沉寂为热闹、化腐朽为神奇的追求,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卓越的精神。总之,花炮所蕴含的既无私奉献又中和平静,既刚健中正又温和忍让的意义,正是融入了民族文化“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性格特征,因此花炮文化也应当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劲旅。
2、融合互通——文化交流的使者
自古而今,花炮就扮演着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早在宋代,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烟火晚会招侍外藩及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铁穆尔继忽必烈当上元朝的皇帝后,对观赏烟花情有独钟,每年都要湖南晋献花炮。到了清朝,这种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为此皇室还专门修建了招待外国来宾观赏烟花的场所(圆明园西边的西厂),将烟火晚会纳入皇室礼仪。现在,用烟花礼宾的形式更受到重视,每逢盛大的国家庆典和体育赛事,举行大型焰火晚会招待外国元首、海外贵宾仍然是我国外事活动中重要礼仪内容之一。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海峰会、博鳌论坛和国庆大典等,燃放焰火的规模都很大。各省、市、自治区在节会、庆典活动中也常用这种形式招待贵宾。
“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花炮所具有的特质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民族的欢迎,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以及整个亚洲人都普遍接受了这种文化,并把本民族的文化融合于其中,使之具有更浪漫的情调。反过来,中国又从外国学习先进的技术,把烟花做得更精湛、更漂亮。今天,花炮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绽开在每一片和平的大空、每一块宁静的地域。全世界人民又何尝不喜爱烟花、不喜爱和平呢?热情而好客、真诚而坦率的中国人民以其中和之道、仁者之心、勤劳勇敢、刚健向上等等美好的品质,赢得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友谊。这和平之花开放到哪里,仁爱、友谊和美好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可以说,中国花炮是中西方文化融合互通的杰出代表之一。
3、吉祥欢乐——幸福和谐的寄托
烟花鞭炮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可以寄托人们的情感,正如玫瑰花本身没有爱情,但是可以寄托人们的爱情一样。烟花虽然是人工制作的,但有一种纯洁无瑕一的自然之质、自然之美,能引发人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无论是陶潜式的淡泊、王维式的澄静,还是杜甫式的悲怆抑或李白式的飘逸,都可以从烟花中得到某种寄寓。烟花常有能使人洗尽铅华、追求平淡之感,达到自然、纯洁和体无微瑕、心无尘染的意境。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人们对烟花的理解不同,但都可以从烟花中去思索、去体会某种情感。
这种情感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维系与和谐共处。长期生活在同一街坊、同一村寨、同一院落的人们,平时朝夕相处,团结互助,嘘寒问暖,形成了一种亲密的邻里关系。在过春节时,同放鞭炮、共赏烟花,会使这种情谊更加温馨;因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或因亲缘关系彼此来往,在祭天地、扫祖墓、吃年饭等的民俗活动中,烟花爆竹将成为维系亲情的纽带。中国人最重孝道,也最讲家庭观念,亲情无疑是血浓于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佳节到来亲人团聚之时,借绚丽的焰火把心中的喜悦放飞,尽享天伦之乐。烟花给予人们的,是一份多么厚重的礼物!
烟花爆竹还可以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在农村中,邻里乡亲之间如果发生了什么矛盾,有什么芥蒂,只要在对方办喜事时送上一些烟花或爆竹并亲自燃放,就会“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言欢,重归于好。如果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对不起人家,但碍于面子不好直说,也只要提上一挂鞭子到对方家门口一放,对方就会心领神会,这比登门道歉、赔礼的效果还好。所以,烟花爆竹还是化解矛盾和积怨的润滑剂。#p#分页标题#e#
烟花鞭炮的燃放虽然只是一刹那间,但那份炽烈、那份辉煌,却永恒地印在人们的心底。问世间情为何物?烟花鞭炮正是亲情的纽带、爱情的使者,它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承载着爱恋,承载着温暖,承载着关怀,飞向天空,给需要慰藉的心灵以安慰。身居海外的中华游子,更是为祖国的烟花而陶醉。背井离乡,创业艰难,他们每一份落寞,每一点悲凉,都会被绽开的祖国烟花冲洗得干干净净,进而为祖国的富强而激动,而自豪,而倍感荣耀。正是这遣情达意的焰火烟花,传递着祖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信息。它在载歌载舞中闪现,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历史与现实,传递着祖国人民的祝福与心愿。“吉祥如意”、“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大展宏图”、“骏马飞腾”、“金玉满堂”等等,都带给他们以无尽的喜悦。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旦背井离乡,日子一久就总是企盼归来。想起儿时与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玩花炮的情景,想起传统民俗带给他们的快乐,能不勾起他们强烈的思乡之心、恋土之情?
4、美丽高洁——人生美好的愿景
烟花的形象不独在于它的活泼跳动和奇妙变幻,还在于它的美丽、高洁、威仪和气度。烟花之美在于它瞬间所迸发的艳丽,在于它的千态百态、姹紫嫣红,在于它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烟美之美不仅可以用肉眼感知,而且可以通过心灵体味。在大型焰火燃放时,可以配以一个个乐章,将不同的类型、不同品种的烟花巧妙地加以组合,形成高低错落、刚柔相济、起承转合、疏密有致的空中图案。
古往今来,人们就对烟花赞美有加,留下了不少佳篇名作。宋代诗人宋祁在《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中写道:“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他把烟花绽放比做“长春国”和“不夜天”,足见烟花给人们带来的融融春意。元代诗人马志远在《正月》中写道:“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他把因烟花带来的美丽,比喻为“春宵无价”。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谓历史名篇。他激情地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看,元夕之夜,东风吹得烟花怒放,缀满千树,如流星喜雨、斗艳争奇。富贵之家的“宝马雕车”过来了,洒满一路幽香。清脆悦耳的箫声回荡,皓月已渐渐西沉,伴着烟花的鱼灯龙舞还在继续,似要玩个通宵达旦。头戴蛾儿、雪柳等装饰品的美女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带着香气向人群走去。可我走遍大街小巷要寻觅的心上人在哪里呢?忽然回头一看,竟在灯火微弱的地方发现了她。
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
中国古代常以“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去形容美女。她们的体态,或圆浑或瘦削或娇柔或芬芳,皆婷婷玉立,各有千秋。然而,不管她们有多么美丽,而烟花之美却总能搏得她们红颜一笑。可见,烟花美过佳人、美过百花、美过一切,是美的最高体现、最高境界。
同时,在中国人的眼里,烟花有许多高洁的品质和特征。她既有“青云未上先裂”的献身精神,也有“散作人间满地春”的优美品性。它既是刚健高贵的象征,又如彬彬君子般的淡雅,为人们所喜爱和称颂。明代诗人黎淳在《爆竹》一诗中写道:“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烟花总是渗透于人们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红白喜事和各种礼仪活动之中。她寄托着人们热烈、真挚、纯洁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思乡情怀、幸福快乐的愿景。
5、虚实相辅——悲喜情感的宣泄
烟花的意境,有其确定性的一面,又有其非确定性的一面,前者为“实”,后者为“虚”,虚实相辅,构成烟花意境之“象”及其“象外之象”的恍惚迷离。因此,烟花的意境具有二重性,即喜悦之下隐藏着某种悲情。乐观、简单的人也许只看到烟花美丽、风光的一面,而看不到“凄美”的另一面。芸芸众生之中,大多数只欣赏烟花的热闹与喜庆,这当然无可厚非。其实,烟花的另一种意境在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让人怅然若失之美,甚至是一种“悲壮美”或“悲剧美”。不知怎的,每当我们观赏烟花时,除了流连忘返之外,有时还会产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甚至叹息“人生苦短”!#p#分页标题#e#
人至暮年,当看到灿烂的烟花瞬间即逝时,也往往会连想到自己华年己逝,事业、爱情、友谊等空留追忆,只能咀嚼往昔。此时,即使已经功成名就,也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然而,这种悲情不全是消极的,它可以引导人们惜时、进取,不虚度光阴。“有花当折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把握每一次机会,创造人生的辉煌。伴随着烟花悲剧性的美,常常引起人们“怜香惜玉”的感怀。因为它美得短暂,只是昙花一现,其结局是使人产生怜惜。美国诗人非马称其是“烟消火灭后的凄寂。”菲律宾诗人和权则在《烟火》一诗中写道:“绚烂之后/都会那么忧惧/那么痛苦/痛苦地/烟消/火灭”
的确如此,烟花那“以刹那印证永恒,以艳丽召唤平淡”的意境,不仅仅是喜美,也不仅仅是悲美,而是悲喜交加的复杂思绪与情感。这种情绪尤其表现在操办丧事、追悼亡灵的活动中。人们往往用燃放烟花鞭炮的方式,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悲情,寄托自己的哀思;另一方又使自己从中得到慰藉,振奋精神,以继承亡者的遗志,完成亡者未竟的事业。
烟花鞭炮正是这样一种魅力无穷的艺术品类,它的形象变幻莫测,它的蕴义广泛深厚,以独具特色的神秘感,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当然,其形象的主要方面是吉祥欢乐、高洁美丽。多少个世纪来,我们总是目眩于它的灿烂,惊羡于它的奔放,赞叹于它的自在、自由驰骋!
四、大力弘扬花炮文化
众所周知,花炮是喜庆的、吉祥的、欢乐的和和平的。是喜庆欢乐的幸福之花,是传情寄意的友谊之花,是吉祥、和平、富裕、安康的象征。香港诗人张诗剑在《烟花》一诗中写道:“看到烟火,我就想,把全世界的火药,都做成美丽的烟花!”
但是,烟花鞭炮(尤其是鞭炮)虽然是喜庆的娱乐品,但同时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火药制品,弄得不好会危及安全,而且燃放时所产生的烟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出于对安全和环境的担忧,一些大、中城市曾经一度作出禁放的决定,花炮产业也曾处于日薄西山的困境。要使它破萤化蝶、浴火重生,除必须攻克安全、环保两大难点﹙不在本文论述﹚外,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花炮,打造花炮的文化品牌。弘扬花炮文化的意义在于: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花炮文化既是一种传统文化,花炮产品无疑就是其物质载体。可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地方政府曾对花炮燃放设置了一些障碍。全国政协委员陈文华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陈委员从历史、民俗和对外交往等方面阐述了花炮作为文化的深远意义,对燃放花炮时所带来的安全、污染、噪声等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他大声疾呼:“如果连春节都不让放烟花鞭炮,我们的传统节日越过越冷清,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就可能只知道所谓 ‘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了,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局面啊!我们的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一场关于花炮在大中城市 “继续禁放还是有限制的开禁”的直播辩论会上,上海市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捧着一本《中国花炮文化博览》(注:本文作者主编、200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说,花炮作为一种文化,它已深入民族心灵,存在于全民的日常生活。我们不应当人为地设禁,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地放开,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花炮这一古代中华文明的成果。
其实,文化和文化行为是无法禁止的。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顺应民意要求,改“禁放”为“限放”,并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作出规定:在一些节日期间,除允许团体主办大型焰火晚会外,还允许市民在划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燃放烟花鞭炮。现在,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完全禁放烟花鞭炮了。我国春节、元宵等节日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和喜庆氛围,传统节日又过得有声有色了。
2、参与经济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了市场经济中商业竞争的强大背景和手段,一个知名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如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我国的海尔就是打文化品牌的典型代表。
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上的冲突还是经济上的竞争,从深层次看,都是文化上的较量。十九世纪文化上是“一江西水向东流”,西方的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长驱直入,东方“田园牧歌”式的文明因而黯然失色。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东方文明才又开始走出西方文化的阴影。20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化渐次退却,东方文化又重新崛起。虽然,一方面对抗和交锋渐次代之以对话和竞争,乃至融合;但是另一方面冲突却并未停止。人类虽已步入21世纪,但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锋和竞争却依然存在,并且变得更加隐蔽和激烈,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曾经提醒人们,未来将是文化冲突日趋激烈的时代。看来这并非言过其实。#p#分页标题#e#
令人忧虑的是,我们某些企业往往只埋头于生产,奔忙于销售,很少顾及研究文化,很少顾及以文化支撑的品牌,舍本求末,因而得少失多。例如过去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中国花炮,大多数被贴上了外国商标,仅仅换个包装换个商标,结果大头被人家赚去了。比如,一个盆花我们只卖3美元,而人家一转手,却卖到了24美元,我们所得的收入仅为人家的八分之一。若除去成本,我们所获的利润微乎其微。由此可见,以文化支撑的品牌是多么的重要!它提示我们,在当今时代,文化不再仅仅具有意识形志的宣传教化职能,还成为了经济领域无形的巨大力量。法国原任文化部长朗歌曾经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此语真是一针见血。文化之于一个地区、一方产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其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表现。
发展花炮产业,就应当有意识地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对待,将花炮产业做成独具文化特色、独具文化魅力的产品,以铸就世界一流产品、唯一产品。现在经过努力,终于培育了一批诸如“东信”(浏阳)、“熊猫”﹙浏阳﹚、“李渡”﹙江西﹚、“金生”(浏阳)、“辉其”(浏阳)、“红灯”(醴陵)等一批省级著名商标,其中“东信”、“熊猫”、“李渡”跻身于全国著名商标。
3、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花炮是传统的,也应是现代的;因此必须与时俱进。花炮文化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民俗、节日文化,还涉及城乡村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涉及中国文化,还涉及外国文化。因此,我们不可固步自封。例如,烟花虽源于中国,而如今外国烟花却也发展很快;而且他们很注重打造其具有文化特点的品牌,甚至连花炮的名称也打上了自己的文化烙印,从西方文化里吸取养分。如,有一种烟花名叫“伦琴教授”纪念他们的科学家;还有名叫“灵感”,名叫“思忆”和名叫“神秘”的,无一不各具特色,颇为引人注意。而我们的花炮产品虽然古老,却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显示出节日文化、喜庆文化在花炮中的不同个性,这无疑大大影响了它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个受欢迎的花炮产品,不仅要有过硬的质量﹙安全、环保﹚,有绚丽的花色,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包括其命名、包装和文化寓意。文化是产品的生命,一个富有生命力、使人产生愉悦感的产品何愁找不到市场呢?
过去的某些焰火晚会,往往只注重于热闹场面,很少顾及文化主题,结果成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杂脍。现在,在大型焰火晚会上推出了主题音乐焰火、艺术焰火和“情景剧焰火”,与音乐、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小型焰火燃放方面,也推出了节庆焰火、迎春焰火、婚礼焰火、寿庆焰火等套餐,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总之,花炮产业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保其在行业中的领袖地位,不仅要有规模效应,而且要有文化特色,要从挖掘和弘扬花炮文化上下功夫。可以说,谁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花炮的文化脉络及其未来走向,谁就有可能领先一步赢得商机、赢得成功和财富,持续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注:作者为浏阳市中国花炮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节庆文化与经济中心文化顾问、浏阳河雕塑艺术中心主任,著有《中国花炮文化博览》、《湖南花炮》、《品读烟花》等多部花炮文化专著,为多家花炮企业进行了文化的整体包装﹚
现在,许多东西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饮食有饮食文化,服装有服装文化,旅游有旅游文化,建筑有建筑文化……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节日、民俗和庆典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烟花鞭炮﹙合称花炮﹚,流传了一千多年,为世世代代的人民所喜爱,积淀为一种强烈的文化情结。因此,花炮被冠以“文化”二字更是当之无愧。概言之,花炮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出现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心理或精神需要且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次性瞬间消费的文化产品。
一、花炮文化的丰富内涵
1、花炮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众所周知,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着悠久历史的烟花鞭炮,既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体,具有物质性;同时它又是一种传统的娱乐品,其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需要,具有明显的精神性。它的独特性在于:以其稍纵即逝、不能复制、不能留存、仅以瞬间绽放所产生的声响、色彩、图形等给人们以欢欣和愉悦,去满足人们的特殊的精神生活需要。
2、花炮是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花炮诞生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产儿,是奇妙艺术的结晶。古老,是指它历史悠久,从它问世时起就扮演着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的重要角色,散发出古朴淳厚的民族气息;奇妙,是指它不择时令、地域,绽放出变幻无穷的美丽。虽然沧海桑田,时岁更替,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但是它如同一个百折不挠的和平使者,又像一位行善四海的圣诞老人,手牵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因为花炮具有一次性消费的特性,历史上的任何花炮都不可能再以物质形态的东西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而仅仅留下非物质性的东西(如制作技艺、药物配方、文字美术等),以湖南浏阳为代表的花炮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花炮是一种民族艺术的结晶。花炮最初是以宗教迷信的面目出现的,用于民间的驱祟、祭祀、祈福等活动,后来逐渐演化为娱乐、喜庆用品,构成了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民俗景观。然而花炮本身又是火药制品,谈起火药人们便会想到武器弹药,想到战火纷飞,不免有些令人生畏。但是,我们的祖先却将火药妙巧地做成了可供玩赏的艺术品,而且是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被誉之为喜悦的音符、吉祥的象征、美丽的图画、动人的诗篇。而且,尽管花炮的外观漂亮悦目,而纸筒里面却是火药团粒和泥土。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东西,因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组合,能产生出数千个不同的品种,绽放时万紫千红。从花色品种到包装装潢乃至产品命名,无不与民族艺术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了民族艺术的沃土,才培育了烟花鞭炮的奇葩。
二、人们对于花炮的文化心理
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都有许许多多古老的文化现象。可是,在世界数千年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老的文化已经灰飞烟灭、不复存在,要认识这些文化现象只能从考古中去探索或从故纸堆中去寻找。但是,花炮文化却久经沧桑而不衰,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但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早已植根在华夏各民族的心里,并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无论时空如何变迁,也无论承受多大的风雨,它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钟爱花炮,为什么花炮文化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大家对花炮的文化心理有关。
其一,燃放花炮是悠久的民俗。鞭炮和烟花都起源于爆竹,而爆竹是远古时代先民们在田野烧裂竹筒发出巨响用以驱赶糟踏庄稼的野兽,其初衷是为生产服务的。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逐渐演变为惊吓“妖魔鬼怪”,以祈福求祥,过上平安康宁的生活,便广泛地运用于各种宗教活动中。再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又演变为在节日里的喜庆活动。从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描写的除旧迎新,到柳亚子诗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所描写的喜庆欢乐,就是明证。千百年来,在各种节庆中燃放烟花鞭炮,相衍成习并流传至今,范围极其广泛,积淀为各民族一种深厚的情结。这决非迷信、愚昧、落后的产物,而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p#分页标题#e#
其二、燃放花炮是情感的渲泄。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而农业生产的环境(如村庄、田野)和生产对象(如庄稼、牲口)是寂静的、静止的、封闭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自给自足、解决温饱为生活目标,加之过去交通闭塞,很少与外界交往,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人们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虽然能够知足常乐,但久而久之也会就一种压抑感,甚至导致心理失衡,就得渲泄自己的情绪。因此,中国人就靠一些节日来热闹一番,平时有喜庆之事也要热闹一番,放烟花鞭炮便是热闹的手段之一,既是自己喜悦心情的渲泄,又是向左邻右舍传达信息,让他人来共享欢乐。如果广大城乡连过春节都不放些烟花鞭炮,冷冷清清,那就没有一丝节日的气氛。尤其是住在穷乡僻壤的农户和孤寡老人,更需要点几挂鞭子助助兴。唐代高僧释普济在《偈颂》一诗中就表达了这种意思:“鸣爆竹,送残年,东村王老夜烧钱。南山短拙无施设,借婆裙子拜婆年。”
其三、燃放花炮是友谊的纽带。现代城市虽然繁华热闹,但是人们下班后回到家里仍然过着封闭的生活,躲在防盗门后面看电视、打麻将,干自家的事。虽然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同住一栋大楼或一个院落,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即使有人喊抓小偷,也没有几个人肯出来帮忙,谁家出了什么事也没有人关心。这时,只有听到鞭炮声,才知道有人办喜事。在逢年过节大家出来一齐放烟花鞭炮时,人们才有共同的心情、共同的喜悦,互相恭贺,表达美好的祝愿。城里人对烟花鞭炮的喜爱,并不亚于乡下人,有时还更加强烈。清代诗人顾太清在《乙未元旦》中所写“声声爆竹散林鸦,烟火春城千万家”之句,就展示了当时城里人过春节时大放烟花鞭炮的盛况。现在的城里人,生活节奏更加紧张,在一年到头的辛苦劳碌之后,每每要热闹一番、渲泄一番、放松一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正常的。从心理学的而言,这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因为经过此番热闹之后,人们心中的寂寞、惆怅被冲淡,而邻里之间的友谊被加深。
为什么有人冲破“禁放”的规定、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也要放一通鞭炮,其原因就在这里。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这种要求,现在绝大多数城市改“禁放”为“限放”,让市民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区域燃放烟花鞭炮,或者干脆由政府出面,组成一场焰火晚会,让市民们一饱眼福、尽兴欢乐。作为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理解老百姓这种平凡的快乐,是对民众的一种体贴和关心,对人性的一种尊重和理解。
其四、燃放花炮是思亲的表达。随着华人走遍世界,烟花鞭炮也传遍世界各国。在海内赤子的心目中,烟花鞭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象征之一。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串鞭炮声会引起海外华人浓浓的故乡情。回到故里,亲人们放一挂鞭炮迎接,他们会激动得热泪盈眶。海外华人是不赞成禁放烟花鞭炮的。至今在欧洲(如德国、英国、荷兰等)、在美洲(如美国等)、在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允许放烟花鞭炮。特别是狂欢节、圣诞节、各国国庆放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华人在海外过春节,其习俗与祖国相同,旅居美国的华人就要在唐人街大放一场。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是贫是富,一旦离开家乡,日子一久,就总是想着归来。鞭炮的炸响,烟花的盛开,更勾起他们的思乡之心、恋土之情。
总之,花炮文化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认同。任何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每当迎春祈福之时,点上一挂长长的红鞭炮或放几个喜庆烟花,噼呖啪啦的轰鸣和喷发而出的奇葩交相辉映,心情是多么的欢欣和愉悦!每当领着孩子,在夜色中看那一朵朵瑰丽的花朵凌空开放,身旁那双稚嫩的小手拍红了时,自已又仿佛回到了天真的童年;每当陪伴情侣漫步于河滨的碎石小路,或倚偎于绿荫丛中的光滑石凳,眺望着空中那黄得耀目、红得烂漫、紫得灿然的空中之花时,又是何等的惬意与开心!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国家,也无论哪一个民族,人们对花炮及其文化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
三、花炮文化的表达形式
1、创新求变——民族文化的传承
由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文明升华而成的花炮文化,是中华文化宝藏中一块赏心悦目的瑰宝。同时,花炮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民族文化赋予花炮文化以丰富的内涵。#p#分页标题#e#
民族文化中体现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求变”,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为先贤的哲学理念,而且体现于勇于征服洪荒、勤于发明创造、乐于为民造福的具体实践之中。这种惯于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和精神,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即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突出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及个人对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花炮本身的象征意义是无私奉献。“未上云霄身先裂,化作长空满天花”便是这种奉献精神的写照。从古至今,在花炮的发明、发展、创新过程中充满了艰险,甚至付出了生命和财产的代价。但是,为了给人类送去欢乐和吉祥,同时也为了自身的发展,花炮企业和花炮工人并没有望难却步,而是百折不挠、始终如一地拼搏着。花炮本身象征意义还有“刚健中正”,烟花向上喷发、搏击长空、一往无前,这种化黑暗为光明、化平淡为绚丽、化沉寂为热闹、化腐朽为神奇的追求,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卓越的精神。总之,花炮所蕴含的既无私奉献又中和平静,既刚健中正又温和忍让的意义,正是融入了民族文化“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创新求变”的性格特征,因此花炮文化也应当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劲旅。
2、融合互通——文化交流的使者
自古而今,花炮就扮演着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早在宋代,就在外事活动中用烟火晚会招侍外藩及各国来使,皇帝与文武百官一同观赏。铁穆尔继忽必烈当上元朝的皇帝后,对观赏烟花情有独钟,每年都要湖南晋献花炮。到了清朝,这种以燃放烟花“乐宾”的形式十分普遍,为此皇室还专门修建了招待外国来宾观赏烟花的场所(圆明园西边的西厂),将烟火晚会纳入皇室礼仪。现在,用烟花礼宾的形式更受到重视,每逢盛大的国家庆典和体育赛事,举行大型焰火晚会招待外国元首、海外贵宾仍然是我国外事活动中重要礼仪内容之一。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海峰会、博鳌论坛和国庆大典等,燃放焰火的规模都很大。各省、市、自治区在节会、庆典活动中也常用这种形式招待贵宾。
“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世界性。”花炮所具有的特质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世界各民族的欢迎,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以及整个亚洲人都普遍接受了这种文化,并把本民族的文化融合于其中,使之具有更浪漫的情调。反过来,中国又从外国学习先进的技术,把烟花做得更精湛、更漂亮。今天,花炮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绽开在每一片和平的大空、每一块宁静的地域。全世界人民又何尝不喜爱烟花、不喜爱和平呢?热情而好客、真诚而坦率的中国人民以其中和之道、仁者之心、勤劳勇敢、刚健向上等等美好的品质,赢得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友谊。这和平之花开放到哪里,仁爱、友谊和美好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可以说,中国花炮是中西方文化融合互通的杰出代表之一。
3、吉祥欢乐——幸福和谐的寄托
烟花鞭炮本身没有情感,但是可以寄托人们的情感,正如玫瑰花本身没有爱情,但是可以寄托人们的爱情一样。烟花虽然是人工制作的,但有一种纯洁无瑕一的自然之质、自然之美,能引发人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无论是陶潜式的淡泊、王维式的澄静,还是杜甫式的悲怆抑或李白式的飘逸,都可以从烟花中得到某种寄寓。烟花常有能使人洗尽铅华、追求平淡之感,达到自然、纯洁和体无微瑕、心无尘染的意境。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人们对烟花的理解不同,但都可以从烟花中去思索、去体会某种情感。
这种情感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维系与和谐共处。长期生活在同一街坊、同一村寨、同一院落的人们,平时朝夕相处,团结互助,嘘寒问暖,形成了一种亲密的邻里关系。在过春节时,同放鞭炮、共赏烟花,会使这种情谊更加温馨;因血缘关系聚族而居,或因亲缘关系彼此来往,在祭天地、扫祖墓、吃年饭等的民俗活动中,烟花爆竹将成为维系亲情的纽带。中国人最重孝道,也最讲家庭观念,亲情无疑是血浓于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当佳节到来亲人团聚之时,借绚丽的焰火把心中的喜悦放飞,尽享天伦之乐。烟花给予人们的,是一份多么厚重的礼物!
烟花爆竹还可以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在农村中,邻里乡亲之间如果发生了什么矛盾,有什么芥蒂,只要在对方办喜事时送上一些烟花或爆竹并亲自燃放,就会“相逢一笑泯恩仇”,握手言欢,重归于好。如果觉得自己做错了事,对不起人家,但碍于面子不好直说,也只要提上一挂鞭子到对方家门口一放,对方就会心领神会,这比登门道歉、赔礼的效果还好。所以,烟花爆竹还是化解矛盾和积怨的润滑剂。#p#分页标题#e#
烟花鞭炮的燃放虽然只是一刹那间,但那份炽烈、那份辉煌,却永恒地印在人们的心底。问世间情为何物?烟花鞭炮正是亲情的纽带、爱情的使者,它可以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承载着爱恋,承载着温暖,承载着关怀,飞向天空,给需要慰藉的心灵以安慰。身居海外的中华游子,更是为祖国的烟花而陶醉。背井离乡,创业艰难,他们每一份落寞,每一点悲凉,都会被绽开的祖国烟花冲洗得干干净净,进而为祖国的富强而激动,而自豪,而倍感荣耀。正是这遣情达意的焰火烟花,传递着祖国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信息。它在载歌载舞中闪现,穿越时间与空间,穿越历史与现实,传递着祖国人民的祝福与心愿。“吉祥如意”、“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大展宏图”、“骏马飞腾”、“金玉满堂”等等,都带给他们以无尽的喜悦。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旦背井离乡,日子一久就总是企盼归来。想起儿时与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玩花炮的情景,想起传统民俗带给他们的快乐,能不勾起他们强烈的思乡之心、恋土之情?
4、美丽高洁——人生美好的愿景
烟花的形象不独在于它的活泼跳动和奇妙变幻,还在于它的美丽、高洁、威仪和气度。烟花之美在于它瞬间所迸发的艳丽,在于它的千态百态、姹紫嫣红,在于它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烟美之美不仅可以用肉眼感知,而且可以通过心灵体味。在大型焰火燃放时,可以配以一个个乐章,将不同的类型、不同品种的烟花巧妙地加以组合,形成高低错落、刚柔相济、起承转合、疏密有致的空中图案。
古往今来,人们就对烟花赞美有加,留下了不少佳篇名作。宋代诗人宋祁在《灯夕在告闻游人甚盛》中写道:“烟花并作长春国,日月潜移不夜天。”他把烟花绽放比做“长春国”和“不夜天”,足见烟花给人们带来的融融春意。元代诗人马志远在《正月》中写道:“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他把因烟花带来的美丽,比喻为“春宵无价”。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可谓历史名篇。他激情地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看,元夕之夜,东风吹得烟花怒放,缀满千树,如流星喜雨、斗艳争奇。富贵之家的“宝马雕车”过来了,洒满一路幽香。清脆悦耳的箫声回荡,皓月已渐渐西沉,伴着烟花的鱼灯龙舞还在继续,似要玩个通宵达旦。头戴蛾儿、雪柳等装饰品的美女们,一个个笑逐颜开,带着香气向人群走去。可我走遍大街小巷要寻觅的心上人在哪里呢?忽然回头一看,竟在灯火微弱的地方发现了她。
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幅画面?!
中国古代常以“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去形容美女。她们的体态,或圆浑或瘦削或娇柔或芬芳,皆婷婷玉立,各有千秋。然而,不管她们有多么美丽,而烟花之美却总能搏得她们红颜一笑。可见,烟花美过佳人、美过百花、美过一切,是美的最高体现、最高境界。
同时,在中国人的眼里,烟花有许多高洁的品质和特征。她既有“青云未上先裂”的献身精神,也有“散作人间满地春”的优美品性。它既是刚健高贵的象征,又如彬彬君子般的淡雅,为人们所喜爱和称颂。明代诗人黎淳在《爆竹》一诗中写道:“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烟花总是渗透于人们的生活起居、风俗习惯、红白喜事和各种礼仪活动之中。她寄托着人们热烈、真挚、纯洁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纯真爱情、思乡情怀、幸福快乐的愿景。
5、虚实相辅——悲喜情感的宣泄
烟花的意境,有其确定性的一面,又有其非确定性的一面,前者为“实”,后者为“虚”,虚实相辅,构成烟花意境之“象”及其“象外之象”的恍惚迷离。因此,烟花的意境具有二重性,即喜悦之下隐藏着某种悲情。乐观、简单的人也许只看到烟花美丽、风光的一面,而看不到“凄美”的另一面。芸芸众生之中,大多数只欣赏烟花的热闹与喜庆,这当然无可厚非。其实,烟花的另一种意境在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让人怅然若失之美,甚至是一种“悲壮美”或“悲剧美”。不知怎的,每当我们观赏烟花时,除了流连忘返之外,有时还会产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甚至叹息“人生苦短”!#p#分页标题#e#
人至暮年,当看到灿烂的烟花瞬间即逝时,也往往会连想到自己华年己逝,事业、爱情、友谊等空留追忆,只能咀嚼往昔。此时,即使已经功成名就,也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然而,这种悲情不全是消极的,它可以引导人们惜时、进取,不虚度光阴。“有花当折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把握每一次机会,创造人生的辉煌。伴随着烟花悲剧性的美,常常引起人们“怜香惜玉”的感怀。因为它美得短暂,只是昙花一现,其结局是使人产生怜惜。美国诗人非马称其是“烟消火灭后的凄寂。”菲律宾诗人和权则在《烟火》一诗中写道:“绚烂之后/都会那么忧惧/那么痛苦/痛苦地/烟消/火灭”
的确如此,烟花那“以刹那印证永恒,以艳丽召唤平淡”的意境,不仅仅是喜美,也不仅仅是悲美,而是悲喜交加的复杂思绪与情感。这种情绪尤其表现在操办丧事、追悼亡灵的活动中。人们往往用燃放烟花鞭炮的方式,一方面宣泄自己的悲情,寄托自己的哀思;另一方又使自己从中得到慰藉,振奋精神,以继承亡者的遗志,完成亡者未竟的事业。
烟花鞭炮正是这样一种魅力无穷的艺术品类,它的形象变幻莫测,它的蕴义广泛深厚,以独具特色的神秘感,拨动无数人的心弦。当然,其形象的主要方面是吉祥欢乐、高洁美丽。多少个世纪来,我们总是目眩于它的灿烂,惊羡于它的奔放,赞叹于它的自在、自由驰骋!
四、大力弘扬花炮文化
众所周知,花炮是喜庆的、吉祥的、欢乐的和和平的。是喜庆欢乐的幸福之花,是传情寄意的友谊之花,是吉祥、和平、富裕、安康的象征。香港诗人张诗剑在《烟花》一诗中写道:“看到烟火,我就想,把全世界的火药,都做成美丽的烟花!”
但是,烟花鞭炮(尤其是鞭炮)虽然是喜庆的娱乐品,但同时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火药制品,弄得不好会危及安全,而且燃放时所产生的烟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出于对安全和环境的担忧,一些大、中城市曾经一度作出禁放的决定,花炮产业也曾处于日薄西山的困境。要使它破萤化蝶、浴火重生,除必须攻克安全、环保两大难点﹙不在本文论述﹚外,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花炮,打造花炮的文化品牌。弘扬花炮文化的意义在于:
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花炮文化既是一种传统文化,花炮产品无疑就是其物质载体。可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地方政府曾对花炮燃放设置了一些障碍。全国政协委员陈文华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陈委员从历史、民俗和对外交往等方面阐述了花炮作为文化的深远意义,对燃放花炮时所带来的安全、污染、噪声等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他大声疾呼:“如果连春节都不让放烟花鞭炮,我们的传统节日越过越冷清,那么,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就可能只知道所谓 ‘圣诞节’之类的节日了,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局面啊!我们的心中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呢!”
2004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一场关于花炮在大中城市 “继续禁放还是有限制的开禁”的直播辩论会上,上海市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捧着一本《中国花炮文化博览》(注:本文作者主编、2002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说,花炮作为一种文化,它已深入民族心灵,存在于全民的日常生活。我们不应当人为地设禁,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有条件地放开,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花炮这一古代中华文明的成果。
其实,文化和文化行为是无法禁止的。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也是如此,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顺应民意要求,改“禁放”为“限放”,并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作出规定:在一些节日期间,除允许团体主办大型焰火晚会外,还允许市民在划定的区域和时间内燃放烟花鞭炮。现在,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城市完全禁放烟花鞭炮了。我国春节、元宵等节日又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和喜庆氛围,传统节日又过得有声有色了。
2、参与经济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了市场经济中商业竞争的强大背景和手段,一个知名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如国外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和我国的海尔就是打文化品牌的典型代表。
当今世界,无论是政治上的冲突还是经济上的竞争,从深层次看,都是文化上的较量。十九世纪文化上是“一江西水向东流”,西方的现代文明、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长驱直入,东方“田园牧歌”式的文明因而黯然失色。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及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东方文明才又开始走出西方文化的阴影。20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化渐次退却,东方文化又重新崛起。虽然,一方面对抗和交锋渐次代之以对话和竞争,乃至融合;但是另一方面冲突却并未停止。人类虽已步入21世纪,但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锋和竞争却依然存在,并且变得更加隐蔽和激烈,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曾经提醒人们,未来将是文化冲突日趋激烈的时代。看来这并非言过其实。#p#分页标题#e#
令人忧虑的是,我们某些企业往往只埋头于生产,奔忙于销售,很少顾及研究文化,很少顾及以文化支撑的品牌,舍本求末,因而得少失多。例如过去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中国花炮,大多数被贴上了外国商标,仅仅换个包装换个商标,结果大头被人家赚去了。比如,一个盆花我们只卖3美元,而人家一转手,却卖到了24美元,我们所得的收入仅为人家的八分之一。若除去成本,我们所获的利润微乎其微。由此可见,以文化支撑的品牌是多么的重要!它提示我们,在当今时代,文化不再仅仅具有意识形志的宣传教化职能,还成为了经济领域无形的巨大力量。法国原任文化部长朗歌曾经说:“文化是明天的经济。”此语真是一针见血。文化之于一个地区、一方产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其综合竞争力的内在表现。
发展花炮产业,就应当有意识地将其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对待,将花炮产业做成独具文化特色、独具文化魅力的产品,以铸就世界一流产品、唯一产品。现在经过努力,终于培育了一批诸如“东信”(浏阳)、“熊猫”﹙浏阳﹚、“李渡”﹙江西﹚、“金生”(浏阳)、“辉其”(浏阳)、“红灯”(醴陵)等一批省级著名商标,其中“东信”、“熊猫”、“李渡”跻身于全国著名商标。
3、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花炮是传统的,也应是现代的;因此必须与时俱进。花炮文化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民俗、节日文化,还涉及城乡村文化的各个层面;不仅涉及中国文化,还涉及外国文化。因此,我们不可固步自封。例如,烟花虽源于中国,而如今外国烟花却也发展很快;而且他们很注重打造其具有文化特点的品牌,甚至连花炮的名称也打上了自己的文化烙印,从西方文化里吸取养分。如,有一种烟花名叫“伦琴教授”纪念他们的科学家;还有名叫“灵感”,名叫“思忆”和名叫“神秘”的,无一不各具特色,颇为引人注意。而我们的花炮产品虽然古老,却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显示出节日文化、喜庆文化在花炮中的不同个性,这无疑大大影响了它的文化魅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个受欢迎的花炮产品,不仅要有过硬的质量﹙安全、环保﹚,有绚丽的花色,而且要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包括其命名、包装和文化寓意。文化是产品的生命,一个富有生命力、使人产生愉悦感的产品何愁找不到市场呢?
过去的某些焰火晚会,往往只注重于热闹场面,很少顾及文化主题,结果成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杂脍。现在,在大型焰火晚会上推出了主题音乐焰火、艺术焰火和“情景剧焰火”,与音乐、歌舞、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小型焰火燃放方面,也推出了节庆焰火、迎春焰火、婚礼焰火、寿庆焰火等套餐,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总之,花炮产业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永保其在行业中的领袖地位,不仅要有规模效应,而且要有文化特色,要从挖掘和弘扬花炮文化上下功夫。可以说,谁真正领会和掌握了花炮的文化脉络及其未来走向,谁就有可能领先一步赢得商机、赢得成功和财富,持续而健康地向前发展。
﹙注:作者为浏阳市中国花炮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节庆文化与经济中心文化顾问、浏阳河雕塑艺术中心主任,著有《中国花炮文化博览》、《湖南花炮》、《品读烟花》等多部花炮文化专著,为多家花炮企业进行了文化的整体包装﹚